- 積分
- 10266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來源:光明日報
原標題:潮州古城:青磚灰瓦煙火濃
學生們在觀摩潮州手拉壺非遺制作工藝。潮州市委宣傳部供圖
茶館里的百姓戲臺。潮州市委宣傳部供圖
【中華古跡巡覽】
潮州古城位于廣東省潮州市西郊,是我國南方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城市之一,因其大量保存了中國古代城墻、牌樓、道路、碑刻等歷史文化遺跡而聞名。
金山盤踞于北,筆架山位列其東,葫蘆山橫臥于西,韓水繞郭南流,這構成一幅“三山一水護古城”的秀麗圖卷。“潮州八景”除“西湖漁筏”外,余下北閣佛燈、湘橋春漲、鱷渡秋風、韓祠橡木、金山古松、鳳臺峙雨、龍湫寶塔等景點,如顆顆明珠散落于韓江兩岸。它們是悠久歷史文化積淀與山水交融的景物,與2.6公里長的古城墻、濱江長廊和古城內的牌坊街、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,構成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區的獨特景觀。
1986年,潮州古城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。盡管歲月變遷,但古城“外曲內方,四橫三縱”的歷史空間格局在今天依然完整,大批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建筑保護良好,文物資源集中成片。
潮州古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載體,而潮州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,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。潮繡、潮瓷、潮雕、潮塑、潮劇、工夫茶、潮州菜……這些都是潮州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“到廣不到潮,枉費走一遭;到潮不到橋,白白走一場。”無論文化旅游還是文物價值,潮州古城都是獨一無二的寶地。
“坐,食茶。”這是游覽潮州古城最入耳的一句話,也是潮州人一貫以來的口頭禪。在古城的每一個角落,隨時可能偶遇一張工夫茶席,隨時都會被熱情招呼喝茶。極盡考究的工夫茶技藝,對于古城居民來說,是最尋常的生活內容、最誠摯的禮儀之道。
漫步潮州古城,嗅到的都是市井的煙火氣。東平路、西平路等街巷就像個天然的菜場,商戶在自己家的小檔口賣豬肉宰生魚,似乎幾百年來,市民就在窄巷里維持生計。古城里保存完好的古宅第超過一千座,各式各樣的木雕、彩繪、建筑構件隨處可見,令人目不暇接、嘆為觀止。平實的日常與厚重的歷史交相輝映是這座古城最生動的風景,煥發勃勃生機,傳遞出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。
學者陳平原曾在《故鄉潮州》一書中說:“在我心目中,潮州最大的特點,在于它是一座仍然充溢著生命力的活著的小城。”潮州古城市民平實、日常而又優雅的生活狀態,是這座城市最生動的風景。
今天,潮州經濟社會高速發展,新城區燈火繁華、車水馬龍,而古城依舊青磚灰瓦、歲月靜好。就像一座溫馨的大宅院,家人總會維持原來的樣子,讓歸來的游子倍感親切。
(作者:陳賢武,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員、潮州市文物保護專家庫成員、潮州文化學者)
(責編:孫紅麗、陳鍵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