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10270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來源:光明日報
原標題: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:羅霄碧海涌 萬物隨春醒
陽春四月,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迎來最美的季節。
群山草甸綿延不斷,微風拂來,碧浪涌動。無邊無際的云,在金頂的山巔鋪開,肆意奔騰翻涌,讓悸動的心與春日的云海盛宴撞個滿懷。
3月27日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通過決議,正式批準江西武功山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。這為武功山實現生態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。
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江西萍鄉、宜春、吉安三市交界處,地處湘贛邊境的羅霄山脈北段,海拔1918.3米,面積為1470.82平方公里,是全球唯一以花崗巖穹隆構造為主體,呈現整體地質地貌景觀的地質公園。歲月與自然的鬼斧神工,造就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別具一格的美景。
這里完整記錄了華南中生代以來地質構造的演化歷史,展示著億萬年的滄桑巨變。經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評估,公園內確認地質遺跡103處,其中世界級地質遺跡4處,國家級地質遺跡24處。
這里有雄渾壯麗、鐘靈毓秀的山水美景。峰林、峰叢、石柱、崖壁等50余處奇特的峰崖景觀分布密集、形態萬千,滿山奇峰羅列、瑰奇壯麗,遍地怪石林立、形態奇特,峰峰懸崖峭壁、涌泉飛瀑。溫湯溫泉、萬龍山溫泉、文家溫泉等數十處溫泉,呈環狀“溫泉鏈”,鑲嵌于武功山腳下,猶如一條巨大項鏈上的顆顆明珠。十萬畝高山草甸是全球低緯度地區海拔最高、分布面積最大的高山草甸奇景,綠草如茵,野花競放,美不勝收。
這里有源遠流長、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。武功山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之一,歷史上的寺廟和道觀遺址眾多,屹立山巔的古祭壇,自三國時期開設道場至今歷經1700余年,為江南海拔最高的亙古神秘祭壇。山上100多處庵、堂、寺、觀,呈現出一幅宗教與歷史文化交融的畫卷。
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也是生物資源的寶庫。現已發現的植物物種就有2500余種,園內有首次被發現的華木蓮和世界最大的巨型活體靈芝,植物活化石銀杏成片分布,植物界大熊貓銀杉保持完好,代表吉祥美好寓意的白鷴使公園處處充滿生趣。園內保留下來的古木大樹有37種,珍貴、稀有、瀕危樹種150余種;這里也頻繁出沒野生動物,黃腹角雉、黑麂、短尾猴、獼猴等常常不經意間闖入游人視線。各種珍稀植物、動物與地質景觀在這里相互依存,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生態系統。
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牢牢遵循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這一生態發展理念,深耕鄉村旅游、農旅融合發展文章,不斷完善服務設施,大力開發旅游產業,促進當地經濟發展,全力推動鄉村振興。多次舉辦的國際帳篷節、月亮文化旅游節、福文化旅游節暨“中國福”文化交流活動,讓當地居民分享地質旅游紅利。
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不斷譜寫著自然與人文、地質與旅游、經濟與民生共榮的新樂章。(記者胡曉軍、李玉蘭、王洋 本報通訊員陳瓊)
(責編:方經綸、楊迪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