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動

        宣城論壇

         找回密碼
         邀請注冊
        查看: 1472|回復: 0
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“氣象+”添趣文旅“新藍海”(發現天氣之美)

        [復制鏈接]
  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  1#
        發表于 2024-7-17 13:0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 來自: 中國
        本報記者 朱金宜

       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海外版



          成都市區建筑和遠處的雪山風光相映成趣。

          沈 軍攝(新華社發)





          成都市溫江區和林稻海以異色水稻種出的熊貓稻田畫。

          本報記者 朱金宜攝



          好天氣既是旅途中令人愉快的背景,也是與攝影、露營、研學等活動息息相關的“伙伴”。記者近日跟隨“綠鏡頭·發現中國”主題采訪團走進四川成都、德陽等地,記錄當地氣象部門如何以多元服務拓展文旅資源,讓游客的旅途更加豐富多彩。



          可預測的氣象景觀



          在社交平臺上,“大熊貓”“火鍋串串”“春熙路”“都江堰”等關鍵詞往往是成都旅游的“流量密碼”。但對于在成都生活多年的攝影師張艷來說,“在成都遙望雪山”才是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。



          “成都西部山區地勢較高,天氣晴朗的時候從東向西看,有機會看到幺妹峰、大雪塘甚至是貢嘎雪山的雪峰。”張艷告訴記者,在成都市區拍攝雪山風光的點位中,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風景優美,視野較好,既能遠眺西嶺雪山,又能俯瞰城市景觀,是攝影愛好者們的聚集地。



          據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生態事業部部長馮毅介紹,早在2017年,龍泉山植被還相對稀疏,通過開展國土綠化、義務植樹活動,增綠23萬畝,才形成了如今可供市民親近自然的城市生態綠心。“造林初期,氣象部門多次采取人工增雨等措施,有效提高植被成活率,助力龍泉山擴綠增景。”馮毅說。



          “為了滿足更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的需求,我們建成氣象景觀可視化平臺,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15個點位建設觀測站點,實時采集氣象景觀數據,推出觀雪山、觀日出等景觀預報服務,深入挖掘城市氣候景觀資源。成都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周麗娟介紹,今年3月24日,成都市氣象局通過微博發布“可遙看雪山”的景觀預報信息,不少市民在朋友圈曬出雪山照,再現杜甫筆下“窗含西嶺千秋雪”的勝景。



          在追拍雪山的過程中,張艷也逐漸成為一名“氣象鐵粉”,除了參考觀雪山預報以外,他還實時查看衛星云圖、雷達回波等專業數據,預判各類氣象景觀的產生。“希望通過攝影作品,讓更多人看到成都這座‘雪山下的公園城市’的美。”張艷說。



          三星堆的氣象密碼



          在德陽市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中,高大的青銅神樹是“必看館藏”之一。銅樹三層九枝,枝頭鑄飾神鳥,與《山海經》中記載的扶桑樹形態相似,令人對神秘的古蜀文明浮想聯翩。



          而在鐘燕川的眼中,青銅神樹的高大枝干與盤虬樹根,更符合亞熱帶植物的特征,是三星堆文明時期四川地區氣候溫暖濕潤的一種佐證。作為四川省氣候中心的高級工程師,鐘燕川聯合德陽市氣象局進行古氣候研究,三星堆的每一次考古發現,都是她走近這一古老文明、探究其氣候奧秘的新起點。



          “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,我們依稀能夠還原出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與日常生活。”鐘燕川告訴記者,通過對三星堆遺址的孢粉分析,研究人員發現了多種植物遺存,包括竹子、闊葉樹材、橄欖、大豆、菊葉香藜以及少量的碳化稻等,這表明距今約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地區有著茂密的常綠闊葉林,植物種類多為熱帶、亞熱帶植物,人們以大米為食,以竹為建材,舒適的氣候宜居宜業。



          為了豐富游客對三星堆的“打開方式”,在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,鐘燕川和同事們走進成都自然博物館,開展氣候知識專題科普講座,以三星堆為例講解氣候變化對人類文明興衰的影響,現場近200名觀眾參與知識問答和趣味互動。



          “我們還將三星堆氣象密碼的科普探索活動送進校園,讓同學們更加具象地感知古蜀文明,深化對氣候變化的認知。”鐘燕川表示,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推動科研結果的科普轉化,推出相關研學課程,吸引更多大小朋友走近三星堆,游有所學。



          鄉村中的氣象課堂



          正值暑期,研學旅行頗受歡迎。走進成都市溫江區的和林稻海,綠油油的水稻在微風中連綿起伏,水稻田盡頭的二層小樓里,有一家鄉村氣象博物館,來自通平小學的孩子們在這里了解水稻生長所需的溫濕度條件,認識氣象科學與農業生產的緊密聯系。



          “我學習了什么是氣象要素,感受到氣象知識趣味無窮。”四年級的趙苡琳十分喜歡這間“行走的課堂”。



          鄉村氣象博物館負責人李紅菲介紹,目前館內設置有氣象觀測展示區、氣象模擬體驗區和氣象文化科普區,開發氣象探秘、氣象體驗、氣象播報、氣象實驗、氣象手工等20多個研學課程,圍繞農耕文化、二十四節氣等主題,吸引周邊學生走進場館和稻田,進行場景式、體驗式、互動式、探究式的科普研學。



          “自去年9月以來,我們已經開展氣象科普研學活動89次,服務2萬多名中小學生,與70多家學校和機構達成合作。”李紅菲說,在稻田里開展氣象研學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,也為博物館所在的八角村帶來了更多人氣,為當地新增一處“打卡目的地”。



        (責編:牛鏞、岳弘彬)

        QQ| 宣城論壇 ( ICP證:皖B2-20100091-1 ) |電話:0563-2622566 廣告投放:0563-2627497|皖公備3418003000|小黑屋|手機版|

        GMT+8, 2025-7-10 11:48

        違法舉報 宣城論壇 宣城論壇 宣城論壇 宣城論壇
        營業執照&經營證照|舉報電話:0563-2627498
        涉未成年人專用舉報渠道:177 0563 3664 渠道二:173 5638 2509
        郵箱:1037326648#qq.com(#替換為@)

    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Licensed

    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|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|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|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|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|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|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| 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少妇| 777奇米四色|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| 9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| www亚洲免费|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高清小说|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|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| 中日韩欧美经典电影大全免费看|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|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|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|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|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|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|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| 免费啪啪小视频|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| 亚洲丝袜第一页| 久久青青草视频| 久久久久国产午夜|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| а√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|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| 免费看黄色网页| 青娱乐国产精品|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| 百合多种道具坐到哭hh|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|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| 日韩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|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|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|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|